重大主題分析
聯發科技參考GRI 永續報導準則與AA1000 當責性原則標準,以包容性、重大性、回應性、衝擊性四大原則,辨識重大性主題,並依循《GRI 3:重大主題 2021》評估與聯發科技相關之永續議題在經濟、環境、人/人權方面的衝擊性,此結果將作為公司永續發展策略目標方向,同時也是本報告書回應利害關係人與揭露資訊的基礎。
▌鑑別利害關係人
採用AA1000 利害關係人議合標準(Stakeholder Engagement Standard, SES)的五大原則:依賴性、責任、影響、多元觀點、張力,衡量各個利害關係人與聯發科技之間的關聯性及影響程度,鑑別出六個主要溝通的利害關係人,包括客戶、產官學研、員工、股東與投資人、供應商、社會大眾/ 終端產品消費者/ 媒體。
▌永續議題篩選流程
標竿分析 | 研析蒐整同業永續趨勢、各大主要國際永續評比機構(DJSI、Sustainalytics、CSR Hub),以及國際準則(GRI、SASB)等多種管道收集資訊。 |
議題辨識 | 依據標竿分析結果並結合利害關係人所關切之ESG議題,訂定23項永續議題。相較前一年,我們將「風險管理」與「環境政策」轉作為管理機制的一環,於今年將其移除,並新增一項「生物多樣性」議題。 |
重大主題篩選 | 透過「永續衝擊評估」、「組織營運影響評估」與「利害關係人關注度」3個面向,作為重大主題的篩選依據: 【A】「永續衝擊評估」:由永續發展委員會各工作小組初步評估,並由高階主管進行確認。 【B】「組織營運影響」:由內部高階主管評估永續議題對公司產生營運影響的程度高低。 【C】「利害關係人關注度」:透過問卷調查主要利害關係人對各項永續議題之關注程度。 以上調查原則上為每2年進行一次,惟公司發生重大事件或情況之重大變動時,將於當年度重新進行重大性主題篩選。我們對於這些調查發現都審慎面對,更從最新的調查結果確認過往措施的成果以及新的重大主題,並積極回應利害關係人,建立日常營運架構下之多元溝通管道。 |
永續衝擊評估 | 完成調查後,永續發展委員會進一步評估公司營運活動如何透過永續議題對經濟、環境及人/人權產生衝擊,包含正/負面的影響程度與實際/潛在的發生可能性,再將評估結果的影響程度進行排序。 |
重大主題確立 | 永續發展委員會以【A】「永續衝擊評估」與【B】「組織營運影響」為基礎繪製重大主題矩陣,再考量【C】「利 害關係人關注度」結果,微調重大性排序。永續發展委員會綜合以上溝通、調查結果,由各工作小組檢討分析 根本原因、研擬規劃相對應的改善措施,於上半年度工作會議中呈報主任委員(CEO)進行最後確認,並依循 GRI 3-3 重大主題管理之報導要求,於報告書說明重大主題的相對應措施、短中長期目標、年度成果與管理方 針。聯發科技 2024 年度重大主題共12 項。 |
▌重大主題價值鏈與範疇
聯發科技為晶片設計的公司,無生產線等大型廠房,在整體價值鏈中位於最前端,主要業務為研發設計及銷售產品,或接受客戶之委託設計。在完成最終產品前,後端的原物料採購、製造、封裝與測試等環節皆交由供應商執行。檢視各重大主題對價值鏈的衝擊範疇,以下是檢視各重大主題對價值鏈的衝擊範疇,邊界圖示如下表格:

更多資訊請參考聯發科技2024永續報告書重大主題分析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