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實踐
▌我們的承諾與相關政策
前瞻性的創新技術不僅是為了成為產業領導者,我們更積極運用科技創新之核心動能創造社會影響力,藉由跨界整合,由「知識的普及」到「知識與科技的創新應用」,與社會共享科技創新所帶來的好處,讓更多人受惠於科技普及所帶來的機會,驅動更美好的未來。幫助下一個世代掌握科技創新的力量,在教育推廣、產業發展、社會人文等領域與社會共創更好的未來。
▌所在地與影響範圍
聯發科技總部位於新竹市東區,在台灣的營運地點涵蓋台北市、新竹市、新竹縣及台南市。新興科技快速迭代的時代,聯發科技的在地實踐聚焦於「以知識驅動更好的未來」,以新竹縣市為出發點,逐步擴展至全台各縣市。我們深信,科技不僅是創新的引擎,更是社會進步的催化劑。
透過數位科技,我們致力於賦能及培育台灣教育創新與社會創新的在地能量。我們積極推動各類教育計畫,提升學生的數位素養與創新能力,並支持在地單位與非營利組織,促進社會的多元發展與包容性成長。我們的努力不僅限於公司營運所在地,更延伸至全台各地,旨在縮短城鄉差距,讓每一個角落都能享受到科技帶來的便利與機會。
▌目標
社會創新 | 厚植社會數位科技應用能力,提高社會問題解決能力 ◢ 短期:辦理競賽,提供提案呈現及精進平臺,預計每年培力支持約 20 個提案團隊 ◢ 中長期:鼓勵提案落地,建立具影響力的發展藍圖,預計五年支持超過 20 個團隊持續商轉運作 |
科技扎根 | 培養掌握科技創新能力的下一代 ◢ 短期: ● 培養中小學科技課程基礎師資,預計每年培育約 30 名造課師,推進科學教育教學現場的改變 ● 擴大 Girls! TECH Action 工作坊參與人數,中學場每年甄選 50 名以上參與者 ◢ 中長期 ● 協助中小學開設持續性科技應用社團或課程,預計五年支持超過 100 校開設持續性科技課程 ● 擴大倡議,與社會共享科技女力議題的洞見與發現,為老師與家長提供能操作運用的案例,提升女性在 STEM 領域的參與度,並在科技領域中扮演關鍵角色 |
人才培育 | 高等教育與產學合作 ◢ 短期:支持學術研究 ◢ 中長期:合作發展前端創新研究 |
公益及社會參與 | 持續支持藝文及教育相關活動 ◢ 短期:建構夥伴網絡(含內部企業志工、外部 NGO 組織等),預計每年與 3 個內外部夥伴展開接洽或合作 ◢ 中長期:深化網絡並強化在地連結,預計五年累積與 10 個在地組織團體建立夥伴關係 |
▌如何管理
責任 | ◢ 社會公益項目:由聯發科技教育基金會統籌規劃定期報告董事會產學合作與大學及專業研發單位之合作,由前瞻技術策略平臺負責審訂計畫與監督執行 |
資源 | ◢ 經費:投入總經費新臺幣 3,938 萬元
其中 3,850 萬元以活動辦理、課程及獎補助、輔導內容等形式提供
另以設備 / 材料 / 物品形式捐贈:折合現金約新臺幣 88 萬元 ◢ 人力:基金會 6 人、志工投入 58 人,工作人員造課師 26 人、智在家鄉 67 人、Girls Tech Action 46 人、科普計畫 9 人、科普列車 12 人(共 224 位) |
溝通管道 | 基金會官網 http://www.mediatekfoundation.org/ 電話 886-3-567-0766 基金會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tekfoundation/ 智在家鄉入圍團隊工作坊、競賽網站、客服 |
評估機制 | 參與者滿意度調查、影響力成果追蹤揭露 |
▌具體實績
社會創新 | 舉辦數位社會創新競賽「智在家鄉」:觸及全臺 128 個鄉鎮區,產生 314 個提案,9 個團隊賽後落地實踐 |
科技扎根 | ◢ STEM 造課師計畫:擴及全臺 42 間國中小 ◢ 全國小學科普實作獎勵計畫:擴及全臺 40 間小學 ◢ Girls! TECH Action 計畫:觸及全臺大專院校及國高中女學生報名,甄選 40 位大一至大三女學生、25 位國高中女學生及其家長參與工作坊 |
人才培育 | ◢ 鼓勵研發,支持 3 個校級創研中心 |
公益及社會參與 | ◢ 志工活動:閱讀寫作計畫擴及共 16 所中小學。 ◢ 大潮.南紮根計畫、永續南州計畫:師生與在地民眾約 5,445 人參與計畫推動。 ◢ 紙風車 - 雨馬場地提供,鼓勵民眾接觸藝文活動,促成三天八場演出,合計 30,200 人次觀賞。 |
▌企業公益核心 - 以知識深耕臺灣的未來
身為創新導向的企業,聯發科技選擇從科技人才培育的前端工程著手,為台灣厚植具備科技應用能力的下一代。策略性將落實路徑分為「知識普及」及「知識應用」,透過四個行動主軸 「社會創新」、「科技扎根」、「人才培育」、「公益及社會參與」,不斷深耕台灣,並提供展現平臺讓相關成果落地、發揮影響力。
▌數位社會創新
運用數位科技解決社會問題不是企業的專利,聯發科技相信每個人都有潛力利用數位科技創造無限可能,2018 年發起數位社會創新競賽「智在家鄉」,鼓勵社會大眾為家鄉問題提供解方,並提供賽後兩年的輔導與獎助,支持入圍團隊將提案落地實踐。
● 智在家鄉
以實踐為導向的社會創新 落地家鄉讓影響力生根
數位科技是提高問題解決效率的工具,「智在家鄉」聯發科技數位社會創新競賽,以「每個人都應該為家鄉做一件事」的初衷為起點,號召社會大眾透過數位科技的創新應用,解決一個家鄉所面對的社會問題。自 2018年創辦以來,七屆共產生 2,534 個改善家鄉的提案。
智在家鄉不僅是一場賽事,更是一路支持願意實際解決家鄉問題的計畫。當屆入圍團隊可在賽事過程中,參與2個月的孵化輔導期,透過培力課程、新創社創業師,以及由聯發科技主管所擔任的企業顧問,持續優化與升級自己的解決方案,讓影響力與現實接軌。計畫至今仍有四成以上的入圍團隊,不只展現強大的落地實踐企圖心,更在臺灣各地發光發熱,持續為家鄉輸出影響力。
報名提案
2024 年共收到 362 個提案,超過 1,500 人參加,改善家鄉的提案遍及 179 個鄉鎮市區,領域觸及環境永續、高齡化人口、長照醫療、城鄉差距、傳統產業創新等重大議題,並呼應全球 SDGs 及 ESG。
輔導共創
聯發科技攜手Arm、ASE、Cadence,一同投入超過 20 位高階主管擔任 20 強入圍團隊業師顧問,並邀請 5 位來自新創與社創領域的業師,以及提供 3 堂培力課程,進行為期兩個月的輔導共創。
追蹤個別年度入圍團隊,賽後兩年落地實踐狀況:
與地方創生優先推動地區重疊
與國發會所列出的 134 個地方創生優先推動鄉鎮區比對,2023 年智在家鄉提案共有 43 個鄉鎮觸及地方創生優先推動地區,其中以屏東縣(9 鄉鎮)最高,其次為南投縣(7 鄉鎮),而聯發科技總部所在新竹地區,尖石鄉亦有智在家鄉提案產生。
了解科技對家鄉社會問題的影響力,請參考聯發科技2023永續報告書_CH6在地實踐6.1.1 智在家鄉
▌科技扎根與人才培育
透過策略性的計畫架構,為科技人才鏈厚植基礎,從「提升科技教學量能(教師)」到「擴大科技人才庫(學生)」雙軌推動,以期在科技人才生態系形成系統性的改變。
2023 推動 STEM 相關主計畫包含:
● STEM造課師計畫
師生都要與時俱進
培育教師科技課程研發力,拉近學生與新興科技的距離!
邁入第三年的造課師計畫,除了持續支持校園內機電控制程式、物聯網、AI 應用課程,培養下一代用科技挖掘並解決問題的能力之外;體認到教育現場的創新關鍵來自「教師」本身的精進動能,教師培訓至為重要,彙整三年累積的觀察與利害關係人回饋,發展建構「造課培訓藍圖」,作為計畫推動的核心軸線;同時,透過增加計畫內外網絡互動,深化本計畫支持教學創新的強度與廣度。
對象 | 國中小對科技教育有熱情的教師。 |
培育方式 | 科技教學經驗豐富的第一線專業講師作為導師團,於暑假進行四日集中式培訓、寒假辦理回訓 交流、學期間進行到校交流及各類科技教育觀摩活動。 |
計畫期間 | 1+1 年,教師參與一年後,可評估自身需求決定是否繼續參與第二年。 |
多元獎補助 | 提供校園實踐開課補助、教師自主研究 / 深耕補助、競賽獎勵等,提供各校科技教育多面向的支持。 |
學習成效評估機制 | 透過寒暑假定期的學員調查,評估計畫支持機制與實際開課教學的落差,並透過影響力追蹤調查瞭解教學面實質成效。 |
● 1+1科學圈計畫
「1+1科學圈計畫」旨在整合各級學校資源,打造一個跨校合作的科學教育平台,不僅為小學學生提供多元的科學學習資源,也為國高中職學生創造實踐科學教學的機會;不僅關注偏鄉科學教育發展,更致力促進城鄉之間的教育資源均衡。
對象 | 一位國小教師 + 一位在地 (或臨近) 國高中職教師 |
提供資源 | 三階段提供支持,包含獎助金、科學教師培訓營、科普贈書等。 |
關懷偏鄉 | 保留超過 50% 入選名額給偏遠、特偏、原民與弱勢學校,保障教育部認定的偏遠學校外,同時 兼顧有迫切需求的非山非市學校。 |
了解1+1科學圈計畫
● 全國小學科普實作獎助計畫
跨越知識到實作的鴻溝,科學人才培育由知識吸收邁向動手實作。
培養具有動手解決問題的下一代,務實追求科學探究實作在校園的普及,並且關注偏鄉及資源缺乏地區的資源挹注。
對象 | 全國指導科學探究實作之教師。 |
提供資源 | 五階段提供支持,包含獎助金、科學專題師培營、科普贈書等。 |
關懷偏鄉 | 保留近 40% 入選名額給偏遠、特偏、原民與弱勢學校,保障教育部認定的偏遠學校外,同時 兼顧以自述方式表達迫切需求的非山非市學校。 |
● Girls! TECH Action 科技女孩未來設計工作坊
為鼓勵女性人才適性擁抱科技領域,聯發科技教育基金會 2023 年首度啟動科技女力計畫,奠基於國內外女力研究及活動觀察,推出「大學」與「國高中」雙軌的「Girls! TECH Action 科技女孩未來設計工作坊」。
對象 | 女性 STEM 人才的管漏現象,有兩個重要發生點,其一是國中升高中階段,其二是大學相關科系畢業生職業 選擇階段,聚焦此二關鍵年齡層設計干預點,希望透過工作坊設計與活動參與,鼓勵女孩相信自己在科技領域 也能發揮影響力,不因社會刻板印象而放棄選擇自己有興趣的道路。 |
甄選方式 | ◢ Girls! TECH Action 甄選佔比以申請動機為重,而非在校學術或競賽成績,從報名表設計上,便要求申請者填寫對科技領域的認識與想法、自我介紹與申請動機,來篩選對科技領域有興趣且報名動機強烈的女學生。
◢ 考量北部以外的地區,較少有機會接觸到科技領域的學習資源,因此保留名額給居住地偏遠的學生。本次有 40% 的參與者來自偏遠或資源相對稀缺的地區,並提供錄取者全額交通及住宿補助費用,減輕家庭經費壓力。 |
工作坊設計背景 | 為確保工作坊規劃能落實影響力目標,並得以評估後續成效,工作坊參考學術文獻與各國作法,歸納四大面向設計「Girls! TECH Action 科技女孩未來設計工作坊」,並據以觀察學員回饋,期望為科技領域帶來系統性改變。 |
了解Girls! TECH Action 科技女孩未來設計工作坊
● 臺灣科普環島列車
重視 AI 教育向下扎根,首度贊助國科會臺灣科普環島列車的「AI 人工智慧」主題車廂,於 2023 年 10 月 30日至 11 月 3 日間巡迴全臺,公私協力進行科技轉譯,並規劃多項體驗活動:如「不插電的 AlphaGo」以 AI 圍棋遊戲帶出機器學習概念;「身體遙控器」讓學生親身體驗手勢與臉部辨識;「ChatGPT 繪畫大挑戰」讓學生感受生成式 AI 的魔力與創意;「AI 大神探」提供學生機會自行訓練 AI 模型、實作資料擴增。透過這些活動,讓登上科普列車的學生在有趣的旅程中,能學習到 AI 的原理與多元應用,讓更多學子有機會親身接觸前沿的 AI 科技。
了解臺灣科普環島列車
● 投入產學合作以及高等教育人才培育
聯發科技自 2002 年開始投入高等教育產學合作,現由聯發科技先進研發中心(MARC; MediaTek Advanced Research Center) 管理統籌高等教育產學研發合作。 MediaTek Advanced Research Center 執行內容包含前瞻計劃研究、創新研究中心運作、產學大聯盟、 政府重點領域產業發展政策,同時也參與國內外學術研究機構、國際頂尖論壇、科技交流活動等,20 年來, 合作單位遍及國內外,國內合作的學術單位包含臺灣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臺灣師範大學、成功 大學、中正大學、海洋大學及臺灣科技大學,國外則包含 University of Florida、Harvard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Oulu、Oregon State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Mississippi、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University of Twente、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UT Austin、 NYU 及 Cambridge University 等。 2023 年聯發科技總投入約 1.14 億元於國內外各大學,透過產學合作,培育優秀人才,該年度各校學界執行產 學計劃,總計發表了 111 篇論文、申請了 13 件專利、並參與各項比賽,榮獲 20 多項競賽殊榮,多達 48 位參與計劃之學生進入聯發科技實習。
▌公益及社會參與
聯發科技以積極的社會參與及公益支持行動,和社會站在一起。2023 年關注主題為志工社及社會參與。
● 志工社
2012 年正式成立志工社,期望透過組織系統化的管理方式,擴大聯發科技的社會影響力。同時,台灣地區在 2015 年正式通過志工假政策,每人一年有 16 小時志工假,鼓勵更多聯發人積極參與公益活動,從中實踐自己的公民責任。
2023年聯發科技志工社共58名志工投入、服務時數1,688 小時,長期投入營運周邊之社會服務。翻轉教育組服務周邊16 所中小學,新竹縣市佔其中9所。另有高齡關懷組,於周邊社區舉辦超高齡社區照顧與關懷講座,服務當地上百位長者。環境教育組為鄰近總部的眷村歷史場域-新竹將軍村進行志工培訓導覽行動。淨灘淨山組鼓勵員工參與新竹新豐紅樹林保護區,以及竹南長青之森國際淨灘日,共同守護在地環境。
● 公益活動
聯發科技透過長期投入公益活動,達到社會共融,各項計畫如下:
更多資訊請參考聯發科技2023永續報告書在地實踐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