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期程
徵件相關:
徵件期:即日起至 6 月 16 日(一)中午 12:00 止
線上說明會:5 月 8 日(四)19:00-20:00
第一次徵件期講座:5 月 24 日(六)
第二次徵件期講座:6 月 7 日(六)
入圍公告:7 月 21 日(一)
加速輔導期:
第一、二次培力課程(兩次皆為必修): 8 月 23 日(六)
第三、四次培力課程(第三次為必修;第四次為選修): 9 月 27 日(六)
第五、六次培力課程(第五次為必修;第六次為選修):11 月 8 日(六)
企業顧問輔導期:9 月 1 日(一)至 10 月 31 日(五)
實體 Demo Day 相關:
實體 Demo Day 簡報繳交:11 月 10 日(一)中午 12:00 止
實體 Demo Day:11 月 19 日(三)
影響力共創期:Demo Day 後 3 個月
計畫對象與主題
團隊組成不限年齡、性別、國籍、職業及組織型態。只要是對改變家鄉懷有熱情的夥伴,都歡迎加入智在家鄉的行列!
團隊須選定臺灣的一個鄉鎮市區作為計畫場域(若涉及跨區議題,請註明相關區域),並運用數位科技針對該地區的特定議題提出解決方案。議題類型不拘,不限於醫療、農業、教育、環境、藝術與文化等,或其他具創造社會影響力潛力之領域。
計畫申請資格
須以「團隊」為單位報名,每隊至少有 2 位(含)以上成員。每位參賽者限報名一隊,不得跨隊參與。每隊提交作品以 1 件為限。報名時須指派「隊長」與「副隊長」各一名,擔任主要及次要聯繫窗口。請依據團隊營運狀況,選擇適合的組別報名,分組報名條件詳見下表。
創新種子組 | 影響力加速組 |
須符合下列兩項(含)以上條件始可報名 | 須符合下列三項(含)以上條件始可報名 |
|
|
計畫提供資源
計畫階段 / 組別 | 創新種子組 | 影響力加速組 |
加速輔導期 (入圍15組團隊) |
|
|
Demo Day 計畫加速基金 (另設立多組企業獎) |
|
|
影響力共創期 (加速組優勝團隊) |
- | 獲得「影響力共創獎」及「潛力先鋒獎」之影響力加速組團隊專屬
|
初審評分標準
評分項目 | 佔比 | 說明 |
計畫可行性 | 25% | 提案的技術及計畫執行可行性,也包含時間管理、財務與風險評估,以及長期影響與持續發展的可能性。 |
社會影響力 | 20% | 提案對目標受眾及社會的實質影響程度,包括影響範圍、深度與可持續性。 |
計畫創新性 | 20% | 提案是否能提出新穎獨到的解決策略,並在技術及服務層面展現突破性創意。 |
計畫完整性 | 20% | 提案是否具備清晰且完備的規畫,包括問題分析、目標設定、執行步驟、資源配置、風險管理與預期成果等關鍵要素。 |
創新科技應用 | 15% | 提案是否有效整合各項科技技術,以提升解決方案的效率、影響力與可行性 |
Demo Day 評分標準
評分項目 | 佔比 | 說明 |
社會影響力 | 35% | 提案對目標受眾及社會的實質影響程度,包括影響範圍、深度與可持續性。 |
計畫創新性 | 30% | 提案是否能提出新穎獨到的解決策略,並在技術及服務層面展現突破性創意。 |
計畫可持續性 | 25% | 提案在執行後是否能長期運作並持續發揮影響力及營運模式是否具備相對高的穩定性。 |
簡報呈現 | 10% | 團隊在 Demo Day 簡報現場的表達能力與內容組織是否清晰、有說服力且具吸引力。 |
計畫常見QA
請問組隊參賽需具備哪些資格?
每隊由 2 人以上自由組成,不限年齡、國籍、職業等。
請問投稿的主題設定需要注意哪些重點?
請選定臺灣的一個鄉鎮市區作為計畫場域(若涉及跨區議題,請註明相關區域),並運用數位科技針對該地區的特定議題提出解決方案。議題類型不拘,不限於醫療、農業、教育、環境、藝術與文化等,或其他具創造社會影響力潛力之領域。
請問上傳提案簡報有什麼限制嗎?
請以 PDF 檔上傳,檔案大小上限 50MB,每組團隊限上傳一個檔案。
請問需要做出成品,或實際執行嗎?還是單純提出計畫即可?
計畫以可以創造真實影響力為目標,希望協助所有提案發揮更大、更廣的社會影響力,因此我們期待能收到具可行性及動能的團隊提案,或已經付諸實際運作的計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