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實踐

▌我們的承諾與相關政策

前瞻性的創新技術不僅是為了成為產業領導者,聯發科技更積極運用科技創新之核心動能創造社會影響力,藉由跨界整合,由「知識的普及」到「知識與科技的創新應用」,與社會共享科技創新所帶來的好處,幫助下一個世代掌握科技創新的力量,讓更多人受惠於科技普及所帶來的機會,在教育推廣、產業發展、社會人文等領域與社會共創更美好的未來。


目標

社會創新為投入社會創新的人才培力賦能
 短期:辦理競賽,給提案呈現及精進的平臺
◢ 中長期:鼓勵提案落地,建立具影響力的發展藍圖
科技扎根培養掌握科技創新能力的下一代
 短期:培養中小學科技課程基礎師資
◢ 中長期:協助中小學開設持續性科技應用社團或課程
人才培育高等教育與產學合作
◢ 短期:支持學術研究
 中長期:合作發展前端創新研究
公益及社會參與倡議永續及提高社會參與


▌具體實績

社會創新

 推廣社會創新、提升對社區之機會

舉辦「智在家鄉 - 聯發科技數位社會創新競賽」活動,進而提升本公司對社區之機會,透過號召社會大眾對數位科技的創新應用,藉以鼓勵解決家鄉所面對的社會問題。 

2023年超過1,300人參加,共收到314個提案,遍及台灣168個鄉鎮市區,佔46%行政區,領域觸及環境永續、高齡化人口、長照醫療、城鄉差距、親子關係及兒少心理等重大議題。本公司總計投入20位主管擔任業師輔導入圍團隊、1,500萬資金(包含賽事獎金390萬)。

科技扎根 Girls! Tech Action計畫
系統化處理關鍵決策變因的科技女力計畫,參考國內外作法,以職涯定錨為核心,於2023年規畫舉辦科技女孩未來設計工作坊。五月舉辦大學場,帶領40位大一至大三女學生進行公司參訪並與女性同仁學姊對話,九成學生回饋,有高度意願將科技業納入未來職業選項。

十二月舉辦中學場,與台大電機、資工合辦,徵選25位國二至高一女同學及其家長,前進台灣大學與聯發科技總部,從STEM科系探索、企業參訪,財務思維與職業選擇及大學學姐對話,鼓舞多方探索,擁抱科技所能帶來的多元發展。因切中職涯發展需求,家長及學生詢問度高,臉書宣傳觸及與曝光超過十萬。


 STEM造課師計畫

協助國中小於校內開設程式邏輯、機電控制、物聯網、AI相關科技應用課程,迄今舉辦第三屆,2023年參與計畫學校擴及全國45校,將機電程式/IOT/AI課程帶給4,258名國中小學生,並率先鼓勵導入並補助生成式 AI 運用於教學,加速新興科技與校園的接軌。


 全國小學科普實作獎助計畫

計畫邁入第12年,2023年嘉惠4,000位師生參與,並保留40%的入選名額給偏遠、特偏、原民 弱勢學校;參與師生共計35組縣市科展獲獎、9組國展獲獎,落實科學實作在校園的普及及推廣,並著重關注及挹注資源到偏鄉及資源缺乏地區。

人才培育 鼓勵研發,支持 3 個校級創研中心響應、支持政府政策,與學校共組產學大聯盟;挹注經費與業師,扶植半導體學院運作 
公益及社會參與

 大潮 ‧ 南扎根計畫、永續南州計畫

長期關注屏東潮州、南州地區,推動在地文化深耕,2023年贊助合計500萬,師生與在地民眾至少5,445 人參與計畫推動之在地藝文活動。2023年7月出版《南州人˙農風景》專書,透過插畫與圖文,介紹農職人的生活與農作物的分布。

同月「潮書院」舉辦速寫課程,鼓勵當地居民與學生從市場取材,培養藝術創作與生活美學,並響應政府的藝文消費政策。8月「在地工作者培力工作坊」邀請地方品牌,強化編輯與策展能力,傳達生活美學。9月團隊進駐南州成立「南州辦公室」,作為社區文化平台,推動在地文化與生態學的融合,增強社區認同。

年度兩大節慶4月「春潮集」與11月「秋潮集」則透過音樂會與市集活動,展現潮州的文化活力與老街的再生,促進地方共識與美的發掘。雙計畫豐富了屏東潮州與南州的在地文化發展與藝術生態,為當地的永續發展注入了新活水。

 

紙風車劇團演出場地贊助

2023年3月贊助紙風車劇團客語劇《雨馬》新竹演出場地,紙風車劇團與客委會尋覓新竹大型戶外演出場地多時無果,後經聯發科無償提供高鐵站前預定地作為演出場地,力挺紙風車劇團帶給台灣孩子創新的藝術視覺饗宴,鼓勵民眾接觸藝文活動,促成三天八場演出,合計30,200人次觀賞。


 2023年聯發科技永續路跑家庭日鼓勵同仁捐贈二手玩具、3C產品及書籍,總計捐贈台灣玩具圖書協會100多公斤二手玩具、綠色奇蹟公益協會200多件3C物品、書寶二手書超過2000本書籍;此外,更捐贈一台玩具行動車,嘉惠偏鄉兒童,將玩具、書籍等送至偏遠及資源較匱乏的學校社區,有效縮短城鄉差距帶來的落差。

 路跑活動另與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合作,聯發科技的跑者每跑1公里,公司即捐出26元,每26公里,再捐贈種植1棵樹,所有跑者總計累積5萬公里,並達成捐贈2,000棵樹的目標


企業公益核心 - 以知識深耕臺灣的未來

身為創新導向的企業,聯發科技選擇從科技人才培育的前端工程著手,為臺灣厚植具備科技應用能力的下一代。策略性將落實路徑分為「知識普及」及「知識應用」,透過四個行動主軸「社會創新」、「科技扎根」、 「人才培育」、「公益及社會參與」,不斷深耕臺灣,並提供展現平臺讓相關成果落地、發揮影響力。

▌數位社會創新

運用數位科技解決社會問題不是企業的專利,聯發科技相信每個人都有潛力利用數位科技創造無限可能, 2018 年發起數位社會創新競賽「智在家鄉」,鼓勵社會大眾為家鄉問題提供解方,並提供賽後兩年的輔導與獎助,支持入圍團隊將提案落地實踐。

● 智在家鄉

「智在家鄉」聯發科技數位社會創新競賽,以「每個人都應該為家鄉做一件事」的初衷為起點,號召社會大眾透過數位科技的創新應用,解決一個家鄉所面對的社會問題,以實踐為導向的社會創新,在家鄉落地讓影響力生根。2018年創辦以來,五屆共產生 1,853 個改善家鄉的提案。


了解科技對家鄉社會問題的影響力,請參考聯發科技2022永續報告書_CH6在地實踐6.1.1 智在家鄉

▌科技扎根與人才培育

策略性培植 STEM 人才,從「科技課程」、「科學專題」雙軌加速知識的普及,並透過「應用競賽」來促進知識的應用。

STEM造課師計畫

進入教育體制帶動改變發生,攜手第一線教師翻轉科技課。

教育現場的改變需要醞釀與時間,2021 年啟動的造課師計畫,於 2022 年起延伸為 1+1 年的支持,以兩年為周期,培育具科技課程研發力的國中小教師,幫助校園內持續開設機電控制程式、物聯網、AI 等科技應用課程。

了解STEM造課師計畫

 全國小學科普實作獎助計畫

跨越知識到實作的鴻溝,科學人才培育由知識吸收邁向動手實作。

培養具有動手解決問題的下一代,務實追求科學探究實作在校園的普及,並且關注偏鄉及資源缺乏地區的資源挹注。

了解全國小學科普實作獎助計畫

◢ 產學合作以及高等教育人才培育

聯發科技自 2002 年開始投入高等教育產學合作,2022 年聯發科技總投入約 8,700 多萬元於高等教育人才培育,該年度各校學界執行產學計劃,總計發表了81 篇論文、申請了 9 件專利、並參與各項比賽,榮獲 20 多項競賽殊榮,240 位參與計劃之學生更有超過 1/4的比例進入聯發科技實習。

了解產學合作以及高等教育人才培育

▌公益及社會參與

聯發科技以積極的社會參與及公益支持行動,和社會站在一起。2022 年關注主題為志工社及社會參與。

聯發科技鼓勵員工與社會互動,找到更多具體實踐愛心與回饋社會的著力點。2012 年正式成立志工社,期望透過組織系統化的管理方式,擴大聯發科技的社會影響力。同時,臺灣地區在 2015 年正式通過志工假政策,每人一年有 8 小時志工假,鼓勵更多聯發人可以積極參與公益活動,從中實踐自己的公民責任。2022 年聯發科技志工社計有閱讀寫作組、物資募集組、淨灘組三組共 93 名志工投入、服務時數 1,537 小時。